咨询热线 

18606242582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日期:2022-11-10 11:41:28    来源:admin
据媒体报道,中国两大钢铁央企宝钢与武钢的合并重组近期取得重大突破。8月底,国务院国资委通过了宝武重组方案件发生后,已于9月初向国务院报告。本次重组的核心内容是宝钢作为整合者吸收合并武钢,新企业将命名为宝钢集团。据悉,两家企业完成重组后,新生宝武集团将成为世界第二大钢铁巨无霸。 然而,促进两家中央钢铁企业合并的目标并不像几年前那样建立一家国际主导的大型钢铁企业,而是通过同一行业的强弱合并,吸收合并困难企业,整合业务,以实现削减产能过剩的目标。 中国钢铁行业已成为产能过剩的重灾区。虽然生产规模庞大,但许多产能资质相对较低,缺乏竞争优势,导致国内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劣质产能拖累了优质产能,使其在国际市场失去了竞争力。对我国钢铁行业而言,迫切需要大规模降低劣质产能,展现钢铁行业的集中优势。这种合并就是这样的想法。 宝钢和武钢都是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如果将削减产能过剩作为任务并规定目标,可能的问题是:为了实现目标,高质量的企业必须削减一些仍有市场的项目,而低质量的企业可以保留一些低质量的项目。但是,如果直接关闭亏损企业,会导致大量工人失业,不利于社会稳定。 上半年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未能找到合理的重组模式。此时,宝钢与武钢的重组具有重要意义。 宝钢武钢重组的启发是,要实现产能过剩的实质性进展,必须在行业内发挥优质企业的作用。当然,这种强劣合并模式并不要求优质企业承担额外责任,但仍必须坚持市场化方向——让两家企业共同受益。 武钢在这次重组中炼钢产能42万吨,炼铁产能319万吨,分流安置剩余员工约1万人。在宝钢的支持下,这些工作的推进得到了基本的保障。就宝钢而言,虽然需要承担一定的成本,但可以减少行业竞争,特别是几年前收购的湛江项目,通过重组,减少广西防城港项目的行业竞争;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宝钢可以在北部湾建立更合理的分工,距离不到300公里,使钢铁产能布局更加合理。 去产能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不可避免的障碍,产能过剩主要发生在国有企业。因此,国有企业,质性进展,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必须在去产能方面做出巨大努力。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行政安排在这两家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吸收合并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目前产能过剩在一定程度上是行政干预的结果,也是国有企业产能过剩的一个因素。因此,在削减产能过程中,如何处理与市场的关系,防止削减产能过剩成为行政命令,仍然是一个需要认真把握的问题。 最后一篇文章:安赛乐米塔尔恢复了年产能280万吨的高炉 下一篇文章:2020年4月22日钢铁行业新闻